Android组件

来自个人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Activity是如何运行在linux进程中的

目录

参考文章

ActivitiyThread的建立

Android提供给开发程序员的概念空间中Application只是一个松散的表征概念,没有多少实质上的表征。在Android实际空间中看不到实际意义上的应用程序的概念,即使有一个叫Application的类,这个也就是个应用程序上下文状态,是一个极度弱化的概念。Application只是一个空间范畴的概念,Application就是Activity,Service之类的组件上下文描述。Application并不是Android 的核心概念,而Activity才是Android的核心概念。

从Android的SDK文档中,我们知道一般情况Android应用程序是由以下四种组件构造而成的:Activity,Broadcast Intent Receiver,服务(Service),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图来表示一下Android的概念空间。这些组件依附于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并不会一开始就建立起来,而是在这些组件建立起来后,需要运行时,才开始建立应用程序对象。

1)应用进程名称

为什么要从应用进程名称开始?作为内核研究,我们还是回到问题的最本质处:不管Activity,Service等组件如何设计和运行,它要提供服务,就必须要依附在Linux的进程上,建立消息循环,组件才能够真正的运作。Activity实例是如何Hosting在Linux进程上的?这个是我们首先想要弄明白的。

我们在 的项目中看到android: process ="string"这个定义。

allowClearUserData =["true" | "false"] 
android: allowTaskReparenting =["true" | "false"] 
android: backupAgent ="string" 
… 
 
android: label ="string resource" 
android: manageSpaceActivity ="string" 
android: name ="string" 
android: permission ="string" 
android: persistent =["true" | "false"] 
android: process ="string" 
android: restoreAnyVersion =["true" | "false"] 
android: taskAffinity ="string" 
android: theme ="resource or theme" > 
    . . .

在SDK用已经描述的很清楚到了。

android:process

The name of a process where all components of the application should run. Each component can override this default by setting its own process attribute.

By default, Android creates a process for an application when the first of its components needs to run. All components then run in that process. The name of the default process matches the package name set by the element.

By setting this attribute to a process name that's shared with another application, you can arrange for components of both applications to run in the same process — but only if the two applications also share a user ID and be signed with the same certificate.

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定义?android:process名称。

默认状态下,Activity Manager Service在应用程序的第一个组件需要运行时将会为应用程序建立一个进程,而这个进程的名字就是android:process=”string”所指定,缺省的是应用程序包的名字。该进程一旦建立,后面的该应用的组件都将运行在该进程中,他们绑定的根据就是这个Android:Process指定的名称,因为在他们都在同一个应用程序包里,也就具有了同样的进程名字,于是他们都托管在了同一进程中。组件将通过ClassLoader从Package 中获取到应用程序的信息。

在建立Actvitiy时,如果在应用进程端没有应用对象,系统在该过程中利用makeApplication建立一个Application对象,实例化"android.app.Application",建立一个应用程序上下文完成例如资源,package等信息管理。

2)ActivityThread运行框架

在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对应应用进程的不是Application而是ActivityThread。我们从实际的应用堆栈可以看到:

NaiveStart.main() 
 
        ZygoteInit.main 
 
           ZygoteInit$MethodAndArgsCall.run 
 
              Method.Invoke 
 
                                       method.invokeNative 
 
                     ActivityThread.main() 
 
                         Looper.loop() 
 
                                                                 ....

每个应用程序都以ActivityThread.main()为入口进入到消息循环处理。对于一个进程来讲,我们需要这个闭合的处理框架。

ActivitiyThread是应用程序概念空间的重要概念,他建立了应用进程运行的框架,并提供了一个IActivityThread接口作为与 Activity Manager Service的通讯接口.通过该接口AMS可以将Activity的状态变化传递到客户端的Activity对象。

3)ActivitiyThread的建立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Actvitiy Manager Service简写成AMS。

在AMS中关于应用程序的概念是ProcessRecord,请求都是从Activity,Service…等开始的,在Activity需要Resume时,此时如果与Activity相关的应用进程没有起来,AM则启动应用进程。

AMS与应用进程的绑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AM建立应用进程,第二部分就是应用进程Attach到AM,与AM建立通讯通道。

1)创建建立进程:startProcessLocked(processName,Appinfo.uid)。该函数在StartSecificActivityLocked等调用。

(1)建立ProcessRecord对象app,并将该对象添加到mProcessNames中。应用对象在mProcessNames中使用应用名字和 uid来标识自己。如果在同一个Package中的Activity,如果都使用默认设置,那么这些Activity都会托管在同一个进程中,这是因为他们在带的ApplicationInfo中的ProcessName都是一样的。



mPidsSelfLocked数组记录了PID,这个将会在应用进程跑起来后,将自己Attach到AM时,根据pid找到自己的前世:ProcessRecord.

2)android.app.ActivityThread进程启动

Android.app.ActivityThread进程建立后,将跳入到ActivityThread的main函数开始运行,进入消息循环。

应用进程使用thread.attach()发起AMS的AttachApplicationLocked调用,并传递 ActvitiyThread对象和CallingPid。AttachApplicationLocked将根据CallingPid在 mPidsSelfLocked找到对应的ProcessRecord实例app,将ActvitiyThread放置app.thread中。这样应用进程和AMS建立起来双向连接。AM可以使用AIDL接口,通过app.thread可以访问应用进程的对象。

应用程序通过ActivityThread提供的框架,建立消息循环Looper和Handler。从前面的相关章节我们知道有Looper和Handler,整个系统就可以运作了。

为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应用程序的建立时序及其涉及到数据操作,我给出了应用进程的建立过程示意图:

Activity build process.png



参考


http://li53262182.blog.163.com/blog/static/1283933872010111424433753/

http://blog.csdn.net/maxleng/archive/2010/05/24/5621345.aspx